
子宫下垂问题以往常出现于熟龄女士,惟近年也不少30多岁的年轻个案。特别是产后妈妈因忙于照顾孩子,容易忽略产后保养的重要性。即使出现尿渗问题也不去处理,直至出现下身不适感而去求医时,已出现较严重的子宫下垂情况。
认识子宫下垂
所谓的子宫下垂,其实是「骨盆底器官脱垂」的统称,意指骨盆底器官(子宫、阴道、膀胱及直肠)因盆腔韧带及肌肉鬆弛退化或组织受到破坏,从而失去承托力而鬆脱下垂。失去支撑而脱离正常位置。此症常见于多次分娩、婴儿出生时「重磅」,或是因难产而需要用吸盘或产钳分娩的妈妈,至于经常便秘、哮喘、咳嗽及长期提举重物的年长女士患病机会也较高。另外,少部分女士先天骨盆底肌肉较弱,故也容易诱发问题。

子宫下垂常见症状
患上子宫下垂,或会感觉下阴有肿块突出或沉重不适感、下背痛或行房疼痛等,或是小便无法排清,亦有患者则在咳嗽时出现漏尿的情况;若直肠也下坠而出,则可能会感到大便排不干净。
值得注意,子宫下垂若到了严重阶段,将影响患者生活质素,更必须透过手术治疗才能改善情况。故及早锻炼骨盆底肌肉非常重要!
两招预防骨盆底肌肉鬆弛
1. 骨盆底肌肉运动
常做骨盆底肌肉运动有助训练盆底肌肉群,减少鬆弛机会。此运动的好处是可于家中练习,或于日常坐着或站立时进行。运动前要放鬆身体,期间应保持正常呼吸,尽量不要闭气。要注意的是,切勿于排尿时练习,以免影响正常的排尿习惯。如果无法掌握技巧,或练习时感到不适,应向专业医生查询。
2. Papimi PEMF 脉衝式电磁场治疗
欧洲研发的PEMF脉衝式电磁场治疗,利用强大的脉衝式电磁场有效促进细胞更生和復原,透过离子感应技术深入渗透,刺激盆底肌肉群,修復紧緻私密部位,改善尿渗等问题。由于科研的离子感应技术极具穿透力,进行疗程时无需接触皮肤,完全是非入侵性的,让女士可安心使用,免除尴尬。